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排水管网作为城市“生命线”承载着排涝、排污等重要功能。然而由于管道埋设深、空间狭窄、可视度低、流速快等特点,传统检测手段常常面临“看不见、测不准、无法进入”的技术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深圳水务集团组织了排水管涵病险检测技术实战演练,深之蓝作为水下智能装备技术的佼佼者,携手北京排水集团,凭借针对城市管网环境的ROV(缆控水下机器人)系统,参与了本次活动,为城市地下管网的智能化检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01 深之蓝的地下管道的智能化检测拥有以下优势
深之蓝城市管网检测ROV
多传感器融合能力:实现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感知
深之蓝ROV搭载高分辨率光学摄像机、水下成像声呐与电磁雷达,构建“光学 + 声学 + 电磁”三位一体的感知体系。即使在可视度极低、充满度高、光照不足的污水管道中,也能实现精准建图、隐患识别与结构判定:
· 光学摄像机用于获取近距离、局部高清图像;
· 声呐可进行中远距离成像,穿透浑浊水体,绘制结构轮廓;
· 电磁雷达辅助识别管道壁厚情况与潜在空洞等隐患。
通过多传感器的协同工作,ROV能输出更加完整、可靠的数据,满足对“看得清、测得准”的高标准需求。
现场查看传感器的观测情况
出色的运动控制性能:适应多种复杂工况环境
为适应多样化城市排水系统结构,深之蓝ROV配备全向推进系统与高精度姿态控制算法,具备以下能力:
· 强动力推进:可在高充满度、高流速的不停水管道环境中稳定运行;
· 灵活通过性:具备良好的过弯、变径、避障能力,能应对箱涵、异形管、沉积杂物等复杂管道环境;
· 远距离作业能力:支持长距离水下巡检,并可通过缆控实现实时操控与图像回传;
ROV现场布放
02 实战演练:面对高难度场景,精准感知、稳定作业
深之蓝ROV能够完成多种典型场景的检测任务:
1、地下3-30米空洞探测
面对埋深大、结构复杂的DN800以上的混凝土排水管,ROV通过声呐与雷达联合探测,精准定位模拟空洞分布,实现非破损情况下的隐患识别。
2、高充满度、高流速污水管道检测
ROV在100%充满度、高流速的DN2000以上的管道内稳定推进,完成全程视频采集与结构检测,证明其在高动态复杂环境下依然具备出色的稳定性与图像清晰度。
3、有淤积障碍物的沉积污水管道检测
面对淤泥及块状障碍物,ROV依托其推进能力与避障能力,顺利完成30米段的可视化检测,展现强大的现场适应性。
4、5000米以上的暗渠箱涵长距离检测
在低水位明渠起始、5000米封闭空间的箱涵内,ROV稳定推进、连续采集,形成完整的结构影像数据链条,为后续评估与运维提供可靠依据。
演练现场照片
深之蓝城市管网ROV解决方案已日趋成熟,现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结构巡检、隐患排查与运行评估等关键任务中。此前,系统已成功服务于包括北京故宫地下管网检测、海南地区市政管网排查等多个典型项目,表现稳定可靠。为城市管网的精细化管理与生命周期运维提供有力支撑。
故宫地下管网检测现场及水下画面
城市基础设施的健康,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全与便利。深之蓝将持续以技术创新驱动城市管网的“智慧检测”,通过水下机器人与多源感知技术融合,打通城市地下空间的信息孤岛,为城市管网运维注入智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