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深之蓝河豚水下机器人参与世界首次悬浮隧道工程试验

官网新闻 作者: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1208 发表时间:2019-01-29 16:35:34

2019年1月28日,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在天津开展了水弹性整体物理模型首次试验,这也是全世界范围首次开展此项试验,标志着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自去年6月份启动以来已进入实质性科学试验阶段。深之蓝河豚水下机器人有幸参与试验中水下隧道的观测任务,协助观察隧道运动现象和结构及锚固受力情况。



悬浮隧道是建设悬浮于水中的一种大型跨海交通构筑物,是继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后又一种人类未来实现深海峡湾跨越的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在长50米,宽30米,池深2.4米的实验室水池里,有一个直径为25.2厘米的黄色悬浮管道。整个实验模拟的是在浪高6米的波浪力量下,悬浮隧道所能承受的力量冲击,观察隧道运动现象和结构及锚固受力情况,一组实验持续约两至五分钟。



交通运输部 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勤:主要还是解决我们这样一种长跨度的浮体结构和水动力响应、结构响应的这样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张院长介绍,世界上存在众多宽水域深海峡湾通道,这些地区采用大跨度桥梁和深隧道均难以解决联通问题,悬浮隧道则是最佳解决方案,但这是世界性的科学技术难题,目前还未形成系统的完备的理论和体系。真正的系统的工程化的研究这还是第一次,也是为了解决将来跨海通道、深海峡湾这样深的交通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很多问题都是未知的。




由于本次的试验模拟6米造浪环境,需要匹配一款具有稳定的抗流能力的水下机器人 。在深之蓝豚系列产品中,河豚相对体积重量较小,操作布放方便,抗流能力强,实时呈现清晰的画质和图像,为本次试验提供技术支撑。


悬浮隧道研究被列入了中国科协发布的我国面向未来的12个重点领域6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之一,是未来解决峡湾跨越、深海通道等重大交通工程的重要方式,对引领我国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微信扫一扫
您好!欢迎您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水下机器人产品需要了解,请拨打电话:
400 806 2688
或添加深之蓝官方微信号: deepinfar2013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