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水下机器人如何帮助洱海提升全湖透明度至20年来的最高水平?

环境监测 作者: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411 发表时间:2023-07-20 17:00:35

洱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洱海流域面积2565k㎡,湖面高程1966m时洱海库容为29.59亿m³,湖面面积252k㎡。洱海既是大理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也是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是调节大理市气候、推动整个流域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被称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孕育了大理地区近四千年的文明历史,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大理的核心竞争力和魅力所在。

error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理,来到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在洱海边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要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牢记嘱托再出发,守好洱海再启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洱海保护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近年来,大理州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保护治理原则,积极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通过实施“双取消”、“三退三还”、“2333”行动计划、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八大攻坚战”等举措,洱海保护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洱海保护治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生态系统受损退化趋势尚未彻底扭转。因此,摸清洱海水生态系统状况,对指导下一阶段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单位紧紧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开展洱海水生态系统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等各要素的调查研究,随着调查工具的不断更新,常规的调查工具已经满足不了当前需求,我们也在探索引入一些更先进的工具,2022年我单位从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购入1台河豚IV-A水下机器人,主要用于洱海水生植物、底栖动物调查研究。

 

 

1、河豚IV-A水下机器人在水生植物调查研究中的运用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产力,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丰富、分布面积广,具有显著的初级生产功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可以作为反映湖泊生态健康的指标,大型水生植物为鱼类、底栖动物等营造重要的栖息环境,同时,大型水生植物对抑制沉积物中氮磷释放,降低水体氮磷水平,控制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使湖泊保持清水状态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调查中,随着水深增加,水体光照减弱,深水区水生植物的人工观测比较困难。洱海水生植物在湖内水深6m左右仍然可以生长,水生植物生长情况、种类以及分布最大水深人工观测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保障调查数据的科学性,我们采用台河豚IV-A水下机器人+人工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很轻松、科学的调查深水区水生植物生长情况、种类、分布下限,提高了调查的精准性。

error

 

2、河豚IV-A水下机器人在底栖动物调查研究中的运用

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和能量循环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是因为其在取食小型浮游生物以及食物碎屑同时,又被更为高等的鱼类以及其他脊椎动物所捕食。此外,相比于藻类,底栖动物还具有生活周期长、活动场所较固定且活动范围小等特点,同时对环境变化也较敏感,可综合地反映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产生的影响。但是在实际调查中,20米仍然有底栖动物的分布,底栖动物的人工观测更加复杂和困难。我们采用台河豚IV-A水下机器人,可以很轻松的观测深水区底栖动物分布情况,提高了调查的深入性。

 

error

 

3、河豚IV-A水下机器人在洱海南部湖心平台水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

洱海南部湖心平台南起洱滨村,北至才村和文笔村,面积达23k㎡,平均水深7-10m,底质为黑色腐殖质淤泥,称之为湖心暗滩植物区,2003年以前曾广布沉水植物,是洱海曾经最主要的沉水植物分布区和其它水生生物栖息地,其沉水植物的更替变化与整个洱海的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根据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的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洱海水质实现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评价为“优”、中营养;另据生态环境监测部门数据显示,综合反映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成效的全湖透明度均值达2.29米,提升至近二十年最高水平。

在洱海水质不断变好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观测洱海南部湖心平台水生态系统恢复情况,采用台河豚IV-A水下机器人进行水下观测,比较直观、清晰的观测洱海南部湖心平台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恢复情况,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error

 

 

 

微信扫一扫
您好!欢迎您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水下机器人产品需要了解,请拨打电话:
400 806 2688
或添加深之蓝官方微信号: deepinfar2013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