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深之蓝受邀参与南宁圣龙潭失联潜水员搜索打捞工作。操作手操作水下机器人陆续排查了水下东向80米平台、西向130米平台、南北向150米平台及200米平台,最终在深度226.5米处确认遇难者位置。并通过机械臂夹取将遇难者打捞上岸。9月26日14:35分,遇难者出水移交上岸,由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进行相关取证工作,至此搜救工作顺利完成。深之蓝完成国内首起大深度(226米)全过程(无潜水员下水)水下机器人搜索打捞任务。
声呐发现遇难者
提升过程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以下为来自南宁红十字会志愿者——韦民的现场回忆:
事由:
事发地点: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明阳工业区圣龙潭公园.8月初,韦民和海涛刚对圣龙潭水下深度进行声呐探扫.因时间关系未进行地形3D建模,仅做简单示意标定如下图所示,深度分布并不足够精确.
深度标注
组织准备工作:
韦民立即联络长期在南宁区域进行大深度潜水训练的潜水员,海涛、猫子、韦柏、彭亦荣、Kiven、天天、小V、伊夏组成前期团队商讨搜救方案,大家分组行动,一组进行潜水搜索,一组协调舟艇、电源等后勤支持,另外一组协调ROV单位支援.
9月26日 救援过程
9:00 连日大雨道路阻断运送困难,组织所有人员就位进行物资搬运.
10:20 搜寻基地布设完毕,ROV就位.
布放准备
10:45 ROV下潜开始作业.分别东向搜索80米平台,西向搜索130米平台,未有发现.
11:58 从150米平台向200米平台南北向搜索时在深度226米声呐发现疑似目标,抵近后摄像头确认水下遗体穿着特征与目击者描述一致,遂确认最终深度为226.5米.


提升方案及过程
遗体手臂安全绳为钢丝绳,用单头钩呈环形钩在手腕魔术贴环扣上,经在场自由潜潜水员阐述及确认,如无附加外力,其静力拉扯强度足够.而ROV机械臂夹锯齿结构可以保证对钢丝绳足够的夹持力.
在遗体的提升强度与气体膨胀评估方面,水底温度23-24℃,失联时间4天,遗体完好,未有明显膨胀,呈负浮力状态.根据以往经验其上升过程中气道和直肠可以排出体内的气体,经远程支援的多位打捞专家分析和判断,并征得家属与相关负责部门的同意后,现场团队决定使用ROV直接提升,摄像头保持监控,如有意外情况再派潜水员下水处理.
为预防提升过程中脱落,提升过程中逐渐把ROV向岸边牵引,即使掉落也处于较浅及近岸崖壁,降低再搜索难度.
提升进度
12:06 ROV机械臂尝试夹紧手臂安全绳并预提.
12:08 ROV正式提升遗体,大深度下遗体负浮力,需要水面操作配合提升脐带缆,为避免脱落,尽量缓慢提升.
12:52 提升至125米深度,船上提升人员休息,并将ROV逐渐向岸边牵引.
13:02 视频监控遗体仍呈下坠状态,但顺缆人员感觉提升力变轻,为避免潜在的遗体上浮暂停提升,并稍下放深度至123米.
13:05 现场团队集中讨论解决方案,经过综合ROV操作工程师意见以及现场的红搜和武鸣蓝天多位有经验人员意见后,决定用静力绳牵引16公斤底配沿着ROV脐带下放至ROV机身,增加重量.
13:31 由志愿者豌豆完成底配放置.
13:39 底配脐带同步提升,海涛根据其在此位置多次下潜经验指挥水面船只拖带ROV避开水下飘崖结构.
14:01 提升至28.5米.
14:07 提升至23米,同步向岸边牵引.
14:09 提升至20米.
14:10 提升至13米,遗体口鼻排出气体,等待过程中,摄像头观察到遗体腹部比在水底有明显鼓胀.
14:17 口鼻气泡消失后提升至10米,遗体手腕保险绳与ROV机械臂相对松弛状态.摄像头始终监控此时遗体未有明显变化,为确保再次提醒提升作业人员放缓提升速度.
14:20遗体飘升脱离摄像头视角.
14:22 提升至7米.
14:23 出水.
总结
本次搜救依然显现的是团队的协作在过程里起到的作用.搜救是一个耗费大量资源的行动,而过程需要团队针对各项状况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有前锋、有调度、有后勤保障才能完美的完成.团队里每一个人的意见都值得倾听,深之蓝救援级ROV的声纳与摄像头搜索能力,ROV工程师的专业操作和经验,海涛对地形的了解,韦柏对过程的把控,天天和Kiven还有小V的后勤支持,默默时刻准备下水的猫子和彭亦荣,主动担当的豌豆,及时支援的南宁红搜雅彬和武鸣蓝天救援队还有主动伸手的不知名的志愿者们,一起努力完成了这项艰难的任务.
最后要再次感谢南宁消防支队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明阳派出所和明阳社区的大力协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