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 荐 深之蓝水下机器人冰冻水域大范围搜寻救援
经过连续两天在240000m2的冰冻水域搜救,1月12日,天津某水域落水者终于通过深之蓝水下机器人找到。本次搜救过程中,“河豚”水下机器人克服了工作时间长(合计11个小时水下作业)、搜寻范围大(240000m2)、水域温度低(零度以下海水)、作业环境复杂(水下渔网缠绕、芦苇夹杂)、疑似点多(两天合计排查40多个)等众多困难,圆满完成任务,还逝者以尊严,给家属以慰藉。特别感谢当地蓝天救援队的支持和合
重庆万州公交坠江救援
10月28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当地22路公交在长江二桥桥面突然越过中心实线,与一小轿车发生碰撞,冲毁护栏,坠入长江。事故发生后,武警、港航等部门派出10多艘专业船舶,立即赶到事故江面,连夜展开救援工作。
香港长洲东湾搜寻溺水男子
7月10日下午时分,香港一名62岁男子独自前往长洲东湾沙滩游泳,至晚上8时许,仍未返家。家人报警后,警方、消防及飞行服务队到场在附近一带搜寻,至凌晨(11日)1时许,仍没有任何发现。
水下机器人在救捞中的应用初探
水下机器人是水下无人潜水器的总称,主要分为有缆水下机器人(ROV)和无缆水下机器人(AUV)两类,其中由于ROV占据水下无人潜器的绝大多数,所以通常情况下水下机器人也泛指有缆水下机器人,即ROV。
潘家口水库搜救
2017 年 9 月 6 日下午,“G UE 环球水下探索”组织的河北唐山潘家口水下长城探索项目中,有两名潜水员失踪。
联合北海救助局天津基地参与海上救助
4月26日,北海救助局天津基地联合深之蓝在东疆邮轮母港进行了海上搜寻救助演练。本次演练模拟的邮轮母港附近发生沉船事故,3名人员落水,联合演练小组分别使用天津深之蓝的声呐、水下机器人,潜水员实现快速响应,将遇险人员救助出水。
高交会水下管道救援演示
在11月13-15日深圳高交会上,深之蓝水下机器人展示了在应急安全方面的应用,在一个1.2米深的市政管道中,200斤的假人被推入管道深入,深之蓝水下机器人通过声呐搜寻定位,摄像头抵近确认,机械手抓取,成功将假人拖曳到管道口,岸上人员无需下水,即可管理监督救援过程,展示了水下机器人在救援方面的应用前景
大渡河搜救
2016年12月,四川雅安一辆轿车发生交通事故,连人带车翻进大渡河中,事发水域 最深处80米,深之蓝技术团队携带江豚水下机器人,在水深56米处拍摄到轿车图像,为打捞提供定位信息。
荐 40 米天坑搜救失联妇女
017 年 2 月湖南郴州一妇女被推入 40 米天坑后失联,湖南郴州市公安局与山地救援搜索队组织人员前往搜索,之后蓝天救援队也参与搜救。由于天坑水流下泄量大,加上暗洞和断崖众多,搜救工作难度大,潜水员下河会面临生命危险。蓝天救援队带来白鲨 M INI 水下无人机,下放坑底一个多小时之后,成功定位,搜寻到受害者遗体位于某个溶洞缝隙间。搜寻任务圆满成功。
深之蓝水下机器人在管道救援中的应用
现代城市多以暗渠和管道排水本身行洪断面小调蓄能力小加上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内涝灾害难以避免。打捞搜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涉及的领域极多。特别是管道救援,潜水员受能见度、水温、水深和推进效率等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难以短时间内进行搜救作业,无法最大化地减小危险造成的伤害。